您的位置: 主页 > 高校招聘 > 高校教师/教学科研人才招聘 >

复旦大学2025年全球诚邀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(新增批次)

来源:科学人才网-时间:2025-08-21 09:22

为吸引更多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(来华)工作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启动2025年新增批次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(海外)申报工作,2025年9月15日截止!

值此学校双甲华诞之际,诚邀全球青年英才依托复旦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。与我们一起以创新为笔、以奋进为墨,共绘强国答卷、共续千秋学脉、共写人生华章!

01申请条件

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(海外)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:

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,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,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;

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(含)以后;

具有博士学位;

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等;

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,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,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;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,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(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);在海外工作期间,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,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。

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,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;

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,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(来华)工作。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不少于3年。

限项要求: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,不能逆层次申请。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(海外)的申请人,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、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,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;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。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,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(海外)。

02支持保障

以最大诚意、最优资源、最实举措,提供高水平的发展支持、高标准的生活待遇、高质量的服务保障,让青年人才潜心事业、无忧工作、幸福生活!

潜心事业,高水平发展支持:充足丰厚的科研经费,不低于1:1配套国家经费的科研启动经费,并享有一系列增量叠加支持*。特别优秀人才可采取"一事一议";多元灵活的团队配置,直接认定博导资格并单列博士生名额;支持通过招聘博士后、专任科研人员等方式组建专属科研团队,有力支撑科研工作快速启动;全生命周期的培育体系,校内设置"卓著-卓越-卓识-卓学"人才培育体系,配备"一对一"职业发展导师,量身定制事业发展支持方案,在各个关键环节,结合个性化需求,提供全方位支持;国际一流的平台支撑,享受学校各专业领域大型共享先进科研仪器设备、教学设备设施、公共服务保障平台。增量支持包括人才引进资源包、战略人才培育计划、相辉青年学者、新工科人才基金、小米青年学者、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、附属医院双聘等。

无忧工作,高标准生活待遇:上不封顶的薪酬待遇,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,绩效奖励上不封顶,且享有一系列个性化增量增加支持*,以及上海市税收优惠政策;形式丰富的住房保障,丰厚的货币化住房补贴;品质优良、交通便捷的人才过渡房;上海市人才安居保障的特殊政策红利,多举措支持人才安居乐业。

幸福生活,高质量服务保障:完整链条的基础教育体系,享受上海市最优质办学资源,子女可就读校园周边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、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;全球顶尖的医疗资源保障,六大附属医院为健康保驾护航,享受年度体检、健康咨询、医疗服务、绿色通道等专享vip服务;海纳百川的上海人才生态,享受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、深厚的文化底蕴、触摸科技前沿的赛道、充满机遇的创业热土、与世界同频共振的舞台。学校、院系将在人才的项目申报、引进程序、入职手续、证件办理等方面提供"一对一"贴心专业服务,助力省心申报、快速引进、顺利落地。

03申请方式

请将个人基本信息、教育和工作经历、主要学术成果、承担科研项目、重要科研获奖、代表性著作及论文发表、专利情况等整合为一份个人简历,以单一PDF文档形式发送至各院系(单位)联系人邮箱(详见后附表),邮件主题请标注为"2025海外优青+姓名"。

符合申请条件且通过评估的,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并安排专人跟进申报事项,您也可以通过电话或邮件咨询了解相关申报事项。

04联系我们

复旦大学各院系(单位):见表格内容。

复旦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:联系人,老师、老师;联系电话,86-21-55664593、65654795;联系邮箱,rcb@fudan.edu.cn。

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:联系人,老师、老师;联系电话,86-21-31243715、31243718;联系邮箱,kjcjcb@fudan.edu.cn。

百廿复旦路

共赴光华未来

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

心怀热望,群星闪耀

诚挚邀请全球青年英才

依托复旦申报2025年海外优青

携手复旦,共绘宏图!

单位

联系人

联系方式

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

陈老师

86-13262813097;yun_chen@fudan.edu.cn

智能复杂体系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实验室

王老师

86-21-65641620;dan_wang@fudan.edu.cn

物理学系

杨老师

86-21-31242360;yangxl1989@fudan.edu.cn

计算物质科学研究所

崔老师

86-21-31245515;cpslab@fudan.edu.cn

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

严老师

86-21-31244236;yanyy@fudan.edu.cn

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

杨老师

86-21-31242720;yangqiqi@fudan.edu.cn

上海数学中心

吴老师

86-21-31243882;wuhaoran@fudan.edu.cn

数学科学学院

金老师

86-21-65648190;zp_math@fudan.edu.cn

应用数学中心

计老师

86-21-65648958;am_hr@fudan.edu.cn

大数据学院

张老师

86-21-65648878;sds_hr@fudan.edu.cn

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

段老师

86-21-65648379;istbi_hr@fudan.edu.cn

生命科学学院

彭老师

86-21-31246503;lifesciences@fudan.edu.cn

人类表型组研究院

杜老师

86-21-58931216/86-18217742053;hupi_hr@fudan.edu.cn

化学系

黄老师

86-21-31242790;chemrc@fudan.edu.cn

大气与海洋科学系

朱老师

86-21-31248810;zhuxf@fudan.edu.cn

高分子科学系

刘老师

86-21-31242861;liu_wenwen@fudan.edu.cn

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

刘老师

86-21-31242861;fiber@fudan.edu.cn

现代物理研究所

杨老师

86-21-65642782;fdxws@fudan.edu.cn

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

刘老师

86-21-65646686;shaliu@fudan.edu.cn

微电子学院

盛老师

86-21-65643438;jtsheng@fudan.edu.cn

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

董老师

86-21-31242708;dongxiang@fudan.edu.cn

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

马老师

86-21-50779167;skl_ics@fudan.edu.cn

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

刘老师

86-21-31242704;liujun@fudan.edu.cn

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

沈老师

86-21-31242258;shen_jie@fudan.edu.cn

金融科技研究院

叶老师

86-13601873882;jwye@fudan.edu.cn

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

侯老师

86-13396058517;ai3@fudan.edu.cn

大数据研究院

唐老师

86-21-65641391;tangpeng@fudan.edu.cn

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

王老师

86-21-65201205;bme_office@fudan.edu.cn

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

郭老师

86-21-65645251;lyguo@fudan.edu.cn

脑智研究院

李老师

86-21-65641270;office_ibi@fudan.edu.cn

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

黄老师

86-21-65642741-804;ciram_renshi@fudan.edu.cn

航空航天系

邓老师

86-21-65642741-804;dengjuan@fudan.edu.cn

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

常老师

86-17866709929;changhaoyu@fudan.edu.cn

智慧纳米机器人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院

程老师

86-15995259967;iinn@fudan.edu.cn

智能机器人研究院

孙老师

86-21-65641208;yingsun@fudan.edu.cn

计算力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院

庄老师

86-18605130116;cmxai@fudan.edu.cn

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

刘老师

86-21-31243581;icome@fudan.edu.cn

光纤研究中心

刘老师

86-21-65643688;liuluotong@fudan.edu.cn

先进材料实验室

袁老师

86-21-31249903;yuandi@fudan.edu.cn

未来信息创新学院

文老师

86-21-31242656;fit_renshi@fudan.edu.cn

光电研究院

杨老师

86-21-31243670;yangyinglin@fudan.edu.cn

空间互联网研究院

李老师

86-15502188217;lixiaoyang@fudan.edu.cn

环境科学与工程系

王老师

86-21-31248999-808;huanjingrc@fudan.edu.cn

专用材料与装备技术研究院

沈老师

86-18602157010;jfshen@fudan.edu.cn

基础医学院

顾老师

86-21-54237141;jcxueke@fudan.edu.cn

公共卫生学院

老师、徐老师

86-21-64037364/86-21-54237877;gwkyb@fudan.edu.cn;xu_rong@fudan.edu.cn

药学院

孟老师

86-21-51980022;pharmpo@shmu.edu.cn

护理学院

老师、葛老师

86-21-64161784;nursing@fudan.edu.cn

口腔医学院

田老师

86-21-54668041;tanye_718@163.com

生物医学研究院

包老师

86-21-54237007;bao@fudan.edu.cn

脑科学研究院/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

老师、陈老师

86-21-54237641/86-21-54237813;ibs@fudan.edu.cn

放射医学研究所

何老师

86-21-64437159;he_yanhui@fudan.edu.cn

脑科学转化研究院

曹老师

86-21-54237056;itbr_rsrc@fudan.edu.cn

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

彭老师

86-21-54237218;siidb_hr@fudan.edu.cn

法医学与法庭科学学院

张老师

86-21-54231052;ftkx@fudan.edu.cn

生殖与发育研究院

林老师

86-21-54237800;hr_ired@fudan.edu.cn

智能医学研究院

魏老师

86-21-54237296;imi_admin@fudan.edu.cn

营养研究院

俞老师

86-13601723659;zhongyi_yu@fudan.edu.cn

感染与健康研究院

张老师

86-21-31245799;ganjianyuan@fudan.edu.cn

医学遗传研究院

季老师

86-21-54231035;jiwen@fudan.edu.cn

法庭科学研究院

张老师

86-21-54231052;ftkx@fudan.edu.cn

临床科学研究院

俞老师

86-13601723659;zhongyi_yu@fudan.edu.cn

附属中山医院

尤老师

86-21-31017197;zs_rsc@163.com

附属华山医院

徐老师

86-21-52888020;xuchang@fudan.edu.cn

附属肿瘤医院

张老师

86-21-34777921;zhonglhrzxy@163.com

附属妇产科医院

都老师

86-21-33189900;fckhwzp@163.com

附属儿科医院

殷老师

86-21-64932968;rong_yin@fudan.edu.cn

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

钱老师

86-21-64311375;hreent@126.com

现代语言学研究院

储老师

86-21-65641105;xdyyx@fudan.edu.cn

经济学院

陈老师

86-21-65642720;jjxydb@fudan.edu.cn

国际金融学院

王老师

86-21-63895609;hanwang@fudan.edu.cn

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

何老师

86-21-65648995;hecan@fudan.edu.cn

管理学院

周老师

86-21-25011470;hrfdms@fudan.edu.cn

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

曹老师

86-21-55665470;ssdpphr@fudan.edu.cn

新闻学院

陈老师

86-21-55664698;j-school@fudan.edu.cn
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
来源链接: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P_Pu1nPcnkkXN5zWTaz-A
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